咨询电话 0514-86166160

电子万能试验机

2024年三季度财险公司排名榜:平安、太保、人保均为AAA!

发布时间:2025-05-17 03:11:02 浏览人数: 作者: 电子万能试验机

产品简介

  为综合去看一家险企的经营情况,我们从风险、盈利、发展、规模等方面,选取了6项指标,自2016年推出《“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至今已经连续发布六十一期。

  此前,为引导险企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我们还对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主要一项是增务能力维度,详见本文第5节。

  但是,这个结果只是根据“13精”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理念,选取可获得的相应指标进行的,并不能够做到“又全又好”。

  不过,竞争力排名的评价体系,也有根据大家反馈的问题以及市场变化做调整,详见本文第五节。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在看排名榜的时候,了解背后的发展逻辑,再从险企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差异,综合去看他们的经营。

  2024年,明确保险业未来十年发展目标的保险业“新国十条”下发后,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下发《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五年财险业的发展目标。

  即,财险业保持平稳增长,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广度深度、总实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结构符合常理、治理良好、竞争有序的财险市场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还提及要持续强化“报行合一”监管,推进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

  自2020年车险综改以来,历经多年的调整,“降本、增效、提质”的目标达成,在费用率显著下降的带动下,即使赔付率上升,车险的成本率也实现同比微降,使得行业承保利润有所提升。

  此外,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还提到各机构要把好发展定位,大型财险公司,要做优做强;中小财险公司,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财险业的“马太效应”越发突出,“老三家”的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稳定,再加上,出色的业务管控能力,叠加稳定的投资收益,净利润同比增加。

  相较之下,虽然,中小公司的保费增速超市场,但是,盈利能力却远不及头部公司,甚至,不少公司仍旧亏损。

  所以,大家在看排名榜的时候,还是要重点看看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差异,详见后文。

  2024年三季度,“13精”财险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榜中,有5家公司为AAA级,分别是平安产险、太保财险、人保财险、国寿财产、阳光财产。

  平安产险方面,经历过非车险业务调整后,2024年三季度末,以超市场的保费增速,和老三家中最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实现规模与效益的稳健增长。

  一是,在非车险业务调整完成后,非车险保费增速持续提升,到2024年三季度末再度实现双位数增长,拉动公司整体保费增速超市场。

  而且,平安在车险市场的竞争优势突出,车险保费增速约3.8%,在“老三家”中最高。

  二是,平安产险的ROE水平较上年同期大幅度的提高,2024年三季度末为10.7%,重回10%以上,也是“老三家”中最高。

  这背后得益于公司承保端业绩的大幅改善,综合成本率下降至97.6%,详见下图。

  人保财险方面,虽然受非车险业务降速等等影响,保费增速在“老三家”中偏低。

  但是,在2024年大额赔付较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承保盈利,且综合成本率在“老三家”中最低,已是属实不易。

  这背后得益于人保财险的降本增效效果非常明显,从上图可见,公司综合费用率下降3.16个百分点,降至21.59%。

  太保财险方面,凭借在非车险市场的较早布局以及战略转型优势,近年来,从始至终保持超市场的保费增速。

  2024年三季度末,太保财险的非车险保费增速为13.4%,在老三家中非车险增速最高。

  因此,财险“老三家”一直稳居竞争力排名榜前三,背后得益于承保端的稳定盈利能力,叠加跟上甚至超越市场的保费增速。

  财险“老三家”的规模与效益均衡发展优势,从上图分规模的公司情况,也能看出来。

  相较之下,上年保费规模不足20亿的小型险企,保费增速遥遥领先,但却难逃亏损魔咒。

  而中小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差,背后与规模较小,承保端风险管控能力和投资能力不稳定有一定关系。

  这一点,从42家小型险企中26家公司投资收益率下降,21家公司综合成本率上升,也能看出来。

  另外,“13精”在整理竞争力排名榜的时候,还对行业整体的ROE和保费增速等指标,进行了均值和中位数的计算,以便大家按照自己公司的相应指标与之对应。

  不过,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这里的行业均值和中位数等数据,都是依据当期纳入竞争力排名的公司数据整理而成。

  这也是为何前文分规模的保费增速中,其他险企的增速与我们单独分析保费排名时相比较高的原因。

  截止目前,“13精”竞争力报告已经推出六十一期,感谢粉丝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们从始至终走到今天。

  也感谢业内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逐渐完备。从第一期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改进指标设计和权重。

  2020年,调整财务杠杆评分规则,对超过行业杠杆水平2倍的公司,考虑扣减部分分数,因为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

  2021年,提高了偿付能力充足率门槛,增加了净资产变化额,用以捕捉财险公司投资的浮盈浮亏。

  2022年,依照我们整理的数据,以及粉丝们和业内专家的建议,再次完善指标和权重。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降低保费指标的赋分差距。近年来,保险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些险企积极调整优化考核机制,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占有率的考核权重。

  鉴于此,我们也调整了保费指标赋分差距。具体规则是将保费增速等分成10组,每组差距1分。

  第二,删除了杠杆指标。我们曾经对这个指标做过完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够全面。

  我们之前曾经做的一个研究显示,杠杆过低和过高都不好。杠杆太低,说明没有享受行业商业模式红利,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因此,对于超过行业杠杆均值2倍的公司,统一赋予行业中位数。

  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粉丝和业内专家跟我们反馈,这个指标可能会使得一些潜在风险较高的公司获益。

  因此,我们将暂时删除这个指标,然而,对于最优杠杆区间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将继续保持探索。

  近年来,很多险企都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合规经营、质量效益的考核要求。为顺应这种趋势,我们补充了投诉率指标,作为险企服务能力的替代变量。

  2025年,“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也进行了重大升级,由以往的细分排名升级为类别排名,将一些细分差距较小的公司做了类别合并。

  我们的推出频率为季度,而其他公司都为年度,我们的频率更高,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的以季度指标为参考指标的排名。

  总得分=∑各项指标得分×权重,再以合计分数转化为百分制,得出“13精”综合竞争力最终得分。

  后台总是有人留言问,为什么百分制第一名的公司却不是100分?关于这一个问题,其实小编有跟主编探讨,第一名换成百分并不是问题,平滑一下就可以了。

  这么说,好比高考一样,假设只有语数外三科,各科满分100分,总分就是300分。

  如果,你三科成绩都是100分,那么,总分就是300分,当然也就是高考满分状元,也是最高分。

  但是,如果你任何一科没有得满分,比如英语90分,说明你在这门课上还是有短板,总分汇总不够300分,自然也不能是高考满分状元。

  亿元保费投诉量、万张保单投诉量,按照排名由多到少,依次赋予1分至最高分。

  由于部分公司没有相关投诉数据,且长安责任等公司仍未披露偿报,故,本次排名仅包括60家险企。

  详见《易安更名比亚迪财险!安达保险即将注销!一个时代的结束,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申能财险筹建!注册资本100亿,8家股东有来头...》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从发展、盈利、规模等多方面评价一家保险公司,为大家分析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是我们“13精”行业分析系列文章的压箱之作。

  至于更多方面的险企总结,比如,保费、罚款、投诉等,可以参见下方文章,点击蓝色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一行一局一会”重磅发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再提保险业正迎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