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万能试验机
发布时间:2024-08-27 23:32:57 浏览人数: 作者: 电子万能试验机
纺织业是一个历史悠远长久的行业。狭义的纺织业是指用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而成各种纱、丝、绳、织物及其色染制品的工业。按原料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丝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化学纤维工业等。按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纺纱工业、织布工业、针织工业、非织造工业、印染工业等。广义的纺织业,除包括狭义的纺织业的内容外,还包括服装工业。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手工纺织阶段、机器纺织阶段、现代纺织阶段和智能纺织阶段。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9-2025年国内外纺织行业供需格局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纺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6000年),那时人类就已经知道种植棉花及棉花加工。随后,在亚洲、非洲、南美洲以及欧洲,手工纺纱、织布和加工成衣逐渐发展起来。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里,纺织业一直处在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阶段。跟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纺品成为商品,出现了小规模的家庭纺织作坊。纺织品也慢慢的变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产品,如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布曾经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在这一阶段,有着悠久纺织历史的中国、印度等国家是纺织品生产的中心,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
18世纪,纺织技术首先在英国出现了质的飞跃。1733年,约翰.凯发明了飞梭,使织物更宽,生产效率提高。1738年,约翰.怀亚特和刘易斯.保尔发明了纺纱机,并于1940年在伯明翰建立了纺纱厂。1765年,哈尔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于1771年在克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纱厂,该工厂有几千个锭子,并雇佣300名工人。水力纺纱和蒸汽动力在纺纱机的应用,解决了动力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纺纱效率和纱的质量,人们第一次织出纯棉的白洋布。后来,又相继发明了自动走锭纺纱机和环锭纺纱机,进一步提升纺纱效率。纺织机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和纺织工厂的建立,使纺织业进入了机械化生产阶段。
纺织业在这几十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在这一阶段,现代环锭纺纱机取代了老式的纺纱机,自动布机替换了铁木织机,无梭织机和新型纺纱机(主要是气流纺纱机)进一步实现了纺织生产技术的突破,非织造技术的问世,使纺织生产技术有了质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纤维的出现和发展,对纺织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过去纺织原料一直是天然纤维,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20世纪初化学纤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纺织业进入快速地发展阶段。
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到来,传统的纺织业不断得到改造,高新技术对纺织业的渗透,促进纺织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改进、纺织产业体系一直在升级、纺织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特别是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影响下,纺织业进一步向知识智力密集型方向转变。
我国纺织业主要是建国后 50 余年发展建设的,特别是近 20 余年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纺织业已完成了从幼稚产业向成熟产业的转变,形成了上、中、下游相衔接,棉、毛、丝、麻、化纤、服装相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整体。到 2004 年我国的主要纺织品包括棉纱、棉布、毛料、呢绒、蚕丝、丝绸、服装、化纤的产量都稳居世界首位,变成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产业链的上游是种植业和化学纤维生产业,为纺织加工公司提供各类纺织原材料。其中种植业主要是棉花、麻等天然纤维的种植,化学纤维生产业主要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加工,如粘胶、涤纶等。天然纤维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特点,上游多元化原材料供应使得纺织业产品逐渐趋于多样性。
(2)下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加工销售企业,具有一定零售业特性。随着我们国家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在纺织品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已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个性化、多元化取代数量扩张日益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特征。为了更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衣着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安全性高的调整转型要求,成为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
美国著名品牌专家莱瑞莱特有一句名言:“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办法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品牌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产品的特色和质量品牌是在长期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逐渐形成的,对新进入者会构成一定障碍。
纺织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高素质纺织工人是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保证,而培训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纺织行业设施专用性强,初始投资所需成本高,同时企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纺织行业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厂房和采购生产设备与检验测试仪器,以保证产品精度与质量,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原料采购和支付相关联的费用等。
纺织行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显著的产业,为了鼓励支持行业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这一些行业政策包括《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快速推进服饰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逐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中国品牌消费的指导意见》等。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为促进纺织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机遇。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及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一系列政策实施,将推动新疆纺织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将增强中西部纺织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球纺织分工体系调整和贸易体系变革加快,将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提升纺织工业国际化水平,开创纺织工业开放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全方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深入应用,将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数据、云平台、云制造、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纺织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层次地融合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将支撑全球纤维消费需求继续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球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速为2.5%以上。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二孩政策全方面实施等发展红利和改革红利叠加,将推动升级型纺织品消费增长,预计国内居民服装与家纺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左右。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医疗健康等方面投入稳步增长,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成本上升明显,成本优势不再。随着我们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远去,东南亚等地纺织业崛起,国外环境给国内纺织公司能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快速推进工业进程的双重挤压,亚洲、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我国纺织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正在削弱。
纺织服装类产品与食品等其他日常消费品相比,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易受宏观经济影响。近年来,我国GDP增幅较之前长期两位数相比,总体趋缓。如宏观经济稳步的增长进一步放缓或停滞,消费者预期收入下降,将很可能降低消费频次,减少消费金额,进而制约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如果经济波动影响到上游化学纤维等产业,如粘胶、涤纶等,也会对纺织行业产生影响。
2018年,纺织行业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体系调整与转型升级,行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18年,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较上年放缓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除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行业外,其他主要子行业生产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化纤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4%、3.7%和8.6%,纺机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018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网上零售继续保持迅速增加,2018年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增速高于上年1.7个百分点。
201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767.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稳定,出口额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上年3.6个百分点,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1.12%提高到43%。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53703.5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上年放缓1.3个百分点;实现总利润2766.1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1个百分点;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2%,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化纤行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和总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0.3%,成为纺织行业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支撑。
2018年,纺织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0%,较上年略下降0.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1%;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9.0%,连续8个月保持快速地增长;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减少1.5%,但同比降幅呈现整体收窄走势。
2016年9月20日,工信部发布《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报告说明“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显著提升,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地位进一步巩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和总利润年均分别增长8.5%、9.2%和11.5%, 2015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70714亿元,总利润3860亿元;全行业纺织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5.1%,2015年达53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5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6.6%,2015年达到2912亿美元,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同类贸易的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四大目标,其中在行业增长目标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基本稳定。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纺织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强完善,品牌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品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品牌国际运营能力显著地增强,形成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
棉花作为纺织行业中主要的原料,其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或者下跌将会加大棉纺纱企业的经营难度,从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受宏观政策、市场需要等方面的影响,粘胶纤维、涤纶、蚕丝、麻等原材料价格随市场频繁波动,导致行业原料成本动荡、低廉要素成本比较优势难以为继,公司制作压力增大。
随着劳动力的流动日趋频繁,纺织企业未来的劳动力成本将一直上升,对纺织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纺织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我国对棉花等农产品初加工实行税收优惠等政策,近年来,税收优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政策的变化以及导向的波动可能对棉纺织行业构成较大的影响。此外,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各主要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纷纷以加收关税、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设置贸易壁垒。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纺织品出口仍将面临严苛复杂的贸易环境。
从国际市场看,我国纺织行业凭借劳动力资源、完备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集群等优势,竞争力慢慢地加强。我国纺织品国际依存度较高,随着东南亚等国家纺织业的不断崛起,必然会挤占我国纺织品的国际份额。欧美等发达国家纺织工艺和技术水平比较先进,在高档产品的优势显而易见,目前主要占据纺织品高端市场。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高层次的、更激烈的竞争态势。未来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就国内市场而言,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由于受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需求扩大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严重,全国纺织业初加工生产能力急剧扩张,纺纱能力出现过剩局面。尽管通过落后产能改造,纺织公司数有所减少,国有纺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我国纺织行业公司数依旧较多,竞争非常激烈,占据主导地位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较少。